當前位置:首頁 > 友情鏈接 > 鄉鎮街道鏈接

花石鎮
【信息來源:禹州市人民政府】【信息時間:2021-11-05  閱讀次數: 】【字號 】【我要打印】【關閉

一、單位全稱

禹州市花石鎮人民政府

二、概況

花石鎮地處禹州市西北部,轄33個行政村,263個村民小組,15549戶64879人,共有43個黨支部(其中村級黨支部33個,鎮直單位黨支部4個,非公企業黨支部6個),11個黨小組,1622名黨員。先后榮獲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、省級衛生鄉鎮、河南省特色旅游名鎮、河南省村鎮規劃建設先進單位、許昌市2017、2018年度信訪四無鄉鎮、禹州市信訪四無鄉鎮、禹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集體“三等功”及禹州市基層組織建設、宣傳思想文化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先進榮譽。

花石鎮歷史悠久,明神宗萬歷三年(1575年),花石鎮轄區分屬白沙里、王橋里。清初花石鎮轄區屬鈞陽里。中華民國初年花石鎮轄區屬鈞陽區。1928--1936年禹州改為八個自治區,六區為花石。后廢自治區,設區公署,花石鎮轄區屬花石公署。1941年撤銷區公署,改為花石鎮。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禹州建立八個區,第四區為花石區。1962年6月29日,禹州政區又調整為13區兩鎮,仍為花石區。1968年11月11日撤區,劃分為21個公社,為花石公社。1984年4月,原來的人民公社改稱"鄉(鎮)",為花石鄉。2013年撤鄉建鎮改稱花石鎮。

花石鎮地理位置優越,交通便利,距省會鄭州僅80公里,距新鄭機場30公里,省道S237線、永登高速公路橫貫南北,省道彭花路貫穿東西,與禹登鐵路,在全鎮形成三橫一縱的交通網絡。

花石鎮地形復雜,山、崗、平各占三分之一,境內紅干石、耐火石資源豐富。近年來,花石鎮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以龍頭企業為依托,以優勢為驅動,帶動了全鎮整體經濟迅猛發展。全鎮形成了鑄造、"三粉"加工,板材加工、中藥材種植、畜牧養植等五大特色產業,生產的產品遠銷全國17個省市區。

花石鎮景色秀美,風景宜人,碧波蕩漾、浮光躍金的白沙水庫如一面明鏡鑲嵌其中,清澈見底、波光粼粼的潁河水似一條玉帶流經全境,秀美的五旗山巍巍挺立,蒼勁的云頭嶺霞遮霧罩,自然美景美不勝收,義勇武安大殿、閆寨夏文化遺址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天爺廟、石佛寺、龍潭寺等個代悠久的唐代建筑,這些歷史人文景觀讓人看后,又令人嘆為觀止,另在王橋村東側,原有劉知遠次子后漢隱帝劉承佑的潁陵,在文革中被破壞。三國名將關羽千里走單騎,河北尋兄,"過五關斬六將"的第一關東陵關,更是因為關云長的英雄氣概而聲名遠播,千年不衰,東陵關還有著優美的風景,遠看,關左是箕山山系的群峰環繞,關右是具茨山系的層巒疊嶂,近看,潁水濤濤,切割得峽深谷幽,峭壁巍巍,秀美的花石鎮,美麗的白沙湖,千古絕唱東陵關,無疑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集旅游、休閑、娛樂為一體的度假圣地??磧灻里L景,品特色小吃也是花石一絕,遠近聞名的特色小吃-花石羊肉湯更是以獨具特色的風味,老少咸宜、肥而不膩的口感,讓人吃后贊不絕口的感嘆吸引著八方賓。與鈞瓷有異曲同工之美的潁河石硬度高,意境美,常有奇妙之作現身。

三、主要工作職責

1.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、政策和上級黨組織及本鄉鎮黨員代表大會(黨員大會)的決議,制訂具體的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。

2.加強黨委自身建設和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;指導、搞好轄區內各村的工作,支持、幫助村民加強思想、組織、制度建設,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反映群眾的意見、建議和要求。

3.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,負責思想政治、意識形態、精神文明、統一戰線、民族宗教等工作。

4.負責編制和執行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規劃,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,營造良好發展環境,組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,落實各項惠農政策,為經濟主體提供示范引領和政策服務,引導和促進新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,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。

5.按照干部管理權限,負責對干部的教育、培養、選拔和監督工作。協助管理上級有關部門駐村單位的干部。

6.領導本鄉鎮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,開展文明鄉村、文明單位、文明社區建設活動,組織群眾開展經常性的文化、娛樂、體育活動.

7.強化公共服務,依法做好民政、教育、衛生健康、科技、退役軍人服務、殘疾人就業、社會保障等工作,組織各項公益事業建設,協調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。

8.依法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、信訪、安全生產、防汛、防火、防疫、食品藥品安全、環境保護和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本行政區域的社會管理工作。

9.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。

四、內部機構設置及工作職能

1.黨政辦公室。主要承擔日常工作的綜合協調,同時承擔黨委、政府、人大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;負責綜合性文稿的起草工作;負責機關文電、信息、調研、保密、機要、檔案、會務、接待、政務公開等工作;負責機構編制、人事管理、離退休干部管理服務等工作;負責鎮應急和目標任務的督查落實考核等;承辦上級和鎮黨委、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。

2.黨建工作辦公室。主要承擔黨政機關、事業單位、村、“兩新”組織等黨的組織建設、思想建設、精神文明建設和黨員教育、管理等基層黨建工作;協助黨委做好黨建日常工作;負責黨務公開等工作;綜合協調政協委員聯絡、統戰、民族宗教及工青婦等群團工作。   

3.經濟發展辦公室(鄉村振興辦公室)。主要承擔轄區內經濟發展、重大項目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等工作;負責經濟綜合管理和第三產業發展規劃、招商引資、金融、國有資產管理、審計、統計等工作;負責經濟建設的發展規劃,協調經濟綜合管理和監督部門的工作;負責財政預算編制、執行及管理;做好企業代辦服務和安商、穩商工作;協助企業招才引智,集聚人才;健全營商環境訴求建議渠道,依法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;負責各類政策性補貼和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;負責區域優化改善營商環境各項工作;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其他工作。

4.社會事務辦公室(扶貧開發辦公室)。主要承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、民政、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旅游、衛生健康和計劃生育、退役軍人事務、醫療保障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;協調與社會事務相關的其他工作。研究制定鎮扶貧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,提出鎮扶貧開發目標、任務和措施,并組織實施。

5.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(信訪辦公室)。主要承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服務工作。組織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服務工作;定期集中排查轄區的矛盾糾紛,及時調處,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;加強流動人口和重點人員的教育、幫扶工作,對危險物品存放場所、特種行業和公共復雜場所的治安管理提供支持保障,防止重大治安問題發生;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工作,著力解決影響轄區內社會治安問題,落實防范、教育、管理等各項措施,提高治安防控能力。負責群眾信訪接待、登記、轉送服務等工作;承辦鎮黨委、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。

6.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(應急管理辦公室)。負責統籌組織協調指揮轄區派駐和基層執法力量實行聯合執法,牽頭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平臺及網格化執法管理模式等工作,縱向上,推動鎮綜合執法機構與市直執法部門的溝通協調,橫向上,指揮調度轄區內派駐執法機構進行聯合執法的運行機制;代表鎮政府履行明確賦予或授權的行政執法職責等。根據賦權和授權情況,負責行使轄區內環境綜合整治、村容環境衛生、綠化管理、農村規劃管理、無證商販、商店占道經營等的行政處罰權;協助處理轄區內重大行政違法案件,完成轄區內重大、臨時、突發事件的執法工作和重大保障執法任務;承辦鎮黨委、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。

7.生態環境辦公室。主要承擔鎮、村規劃建設管理、棚戶區和危房改造、房屋安全、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、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的工作;負責環境資源綜合保護和規劃利用;負責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、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、大氣污染防治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、土壤環境保護和工礦污染監管等方面工作。

8.黨政綜合便民服務中心(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所)。負責為轄區內企業群眾辦事提供公共服務;負責制定中心有關規章制度、管理辦法,并組織實施;對進駐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管理,并負責實施考核、評比;負責擬訂進入中心服務事項的確定、調整、變更意見,并對權限內審批事項的辦理情況進行協調;對權限在上級部門的行政審批許可類事項開展初審、呈報服務,實行集中管理。面向廣大黨員、基層干部、入黨積極分子和群眾、積極開展黨務政策咨詢,傳播黨建理論知識、提供黨員活動場所、幫扶生活困難黨員群眾、組織黨員志愿者服務、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等服務活動;負責勞動保障服務工作,提供就業再就業信息、培訓信息、富余勞動力轉移等公共就業服務;負責轄區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、社會救助、社會福利、優撫、救災等民政公益服務性工作;承辦鎮黨委、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。

9.農業農村服務中心(衛生健康養老服務中心)。負責制定農業、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,并組織實施;承擔管理和指導糧食、經濟作物生產流通、畜牧水產、水利、林業、農村能源、農教科等工作;承擔農業產業化示范引導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職責;負責村務公開和村級財務公開等工作。負責提供預防、保健、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。

10.綜合文化中心(新時代文明實踐所)。負責通過群眾性文化藝術、體育活動和文藝手段,向廣大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、科學教育、共產主義思想教育和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;組織和舉辦群眾文化藝術、文娛體育活動,繁榮文藝創作,活躍群眾文化生活,并輔導村文化活動中心的工作;普及科學技術文化知識,傳遞科技、經濟信息,為群眾致富和振興農村經濟服務。承辦鎮黨委、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。

11.村鎮建設發展中心。負責貫徹落實黨和政府關于村鎮建設有關法律、法規和方針、政策、協助政府制定村鎮發展規劃,依法對村鎮房屋進行監督、檢查和管理。

12.退役軍人服務站。負責宣傳貫徹退役軍人有關政策法規,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落實;做好信訪接待,資料建檔歸類工作;積極培樹宣傳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和服務社會的先進典型,發揮典型引領、示范和激勵作用;建立健全本轄區退役軍人基本信息臺賬,實行動態管理;收集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需求,提供政策咨詢和信息服務,對就業創業情況進行跟蹤和指導;組織建立退役軍人聯系制度,掌握本轄區退役軍人政策落實、主要訴求等方面情況,開展常態化走訪慰問、幫扶解困、化解矛盾和思想教育工作;加強應急報告和應急反饋;承辦鎮黨委、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。

對外辦公電話:0374—8771996      

便民服務電話:0374—8771996


中文字幕av有码高清片